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地矿文化
执笔之心
字号:

古代文人皆以“天下为己任”“独善乃其身”视为毕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终身的情怀和人生价值,有的功德圆满,如魏征,有的则失去了宝贵的性命,如嵇康。但无论怎样,从古至今,用心写文章的文人皆为一群受敬重、受爱戴的人,只因他们,有一颗善良、纯粹、有温度、胸怀天下的执笔之心。

“文、行、忠、信”乃孔子谆谆教导的心,望天下百姓做人当仁,祈盼众生君子坦荡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教导众人“为大义死而鄙蝇头小利”的心;世人千万,道不同,自不相为谋,“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是陶渊明的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是王勃的心,年岁虽老,不忘初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忧则其君的心,心系天下,关心苍生;“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这是张居正的心,告诫政府,法虽多,更重督促;告诫百姓,法虽有,更重遵守;“自甘淡泊”是于成龙教育后世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心;“身教亲于言教”是魏源的心,凡事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到了民国,更有“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的蔡元培的心;有“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的鲁迅的心;“大学不可无大楼,但不可无大师”的梅贻琦的心;有“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人,严肃的做人”的胡适的心;有“容止格言”的严范孙的心;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演恪。我国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执笔之人,这些有操守,有良知,有天下的执笔之人。

当下中国,执笔之人多如牛毛,但执笔之心万不可无、万不可丢、万不可变,人多了,思想和想法也就多了,这就需要每个执笔之人把握社会的思潮风向标,用良心写出真实的文章,用刚正不阿写出充满正能量的报道,用热血宣传每个行业的优秀典型。执笔之人万不可低头哈腰,淫笑谄媚,丢了筋骨,丢了做人最基本的灵魂。每颗执笔之心只要热了,社会才会热;每颗执笔之心只要有良心了,社会才会更有包容心;每颗执笔之心只要严于律己了,社会的风气才会更加风清气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