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地矿文化
激情依旧在 初心从未改——记地质工作者刘从义
字号:

他,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对地质工作的激情不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毛主席“开发矿业”的号召下,无数热血青年都把“为祖国寻找宝藏”作为人生的理想。《勘探队员之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他,对这份工作感到自豪,以地质找矿为荣、以献身煤田地质事业为荣。从事地质工作将近40个年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始终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对地质工作的激情依旧在,初心从未改。

他曾对年轻的地质人说过,地质工作虽苦犹乐。一张地形图在手,看不懂时,那些线条或许是密密麻麻的烦恼,当你看懂时,便有一种站在峰顶俯视山河大地的感觉,让你领略到他们的壮美,也享受着他们给地质人带来的快乐。

他曾说过,他最爱的就是把钻探取出的岩芯进行分层、鉴定、描述和野外地质编录等工作,这些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地质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矿井建设、生产提供真实有效的地质资料。

     犹记得2009年的时候,当时任务多人手少,他负责“金沙县煤矿区石榴煤矿勘探”和“大方县雨洒勘查区煤炭普查”工作。初冬时节的贵州,在崇山峻岭间,早已是雨雪霏霏,山间的小路湿滑泥泞不堪,而他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一个人往返于金沙石榴和大方雨洒之间。他,从大方雨洒到大方县城给矿权交易局(业主)汇报工作,冒着大雨,转了几次摩托车,到县城时早已是全身湿透,裤脚裹满了泥巴,业主方看了都觉得心酸。在从野外送煤样和瓦斯样搭乘的公交车上,其他乘客都把他当成了拾荒者……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别人听来都为他心酸不已,而他却把这些讲给大家解闷、逗乐。

    在工作中,他,始终有本领恐慌的紧迫感,为了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他作为一名50多岁的老同志,仍然不断努力学习计算机应用软件(MAPGIS、CAD等)制图软件。他说,现在已实现地质成果的全面数字化,我也要学习使用新的工作工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一直注重学习新知识,熟悉规程规范,主动提升提高自己的能力,用心做好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领导交给他的工作任务,他从来都不叫苦叫累。问他工作中有什么困难,他总是呵呵一笑,“有困难,我自己克服吧”。在报告的编制过程中,他早已习惯了 “5+2”“白加黑”。

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参与编制及作为主编编制的报告有几十件。2018至今,这短短两年的时间,他经手做的煤矿资源储量勘查方案达50余件、设计10余件,提供给大西南的煤矿简介资料就有170余份。他参与编制的地质报告多次获奖。

他总是说,我没有什么辉煌的业绩,也没有什么卓越的贡献,到过的矿区也没有留下闪亮的足迹,只不过是尽了一位煤田地质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罢了。

这就是他,一位在思想上积极上进,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生活上洁身自好,团结同事,尊敬前辈,关心帮助新同志;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专业技术过硬,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共产党员—刘从义同志。

是什么让他对从事了近40年的野外工作仍然充满着激情?我想,那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

现场图片一

现场图片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