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地矿文化
回忆往昔峥嵘岁月,书写如今不忘初心——记贵州局一一三队老一辈耕耘者
字号:

    守其初心,始终不变。春去秋来,有多少煤田人在这片土地上奉献了自己,守护着这片富饶的土地。如今,在这丰收的时节里,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一三队有411名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这片土地的老员工终于完成了他们的任务,他们当初怀着赤城之心来到贵州贵阳,为这片土地谋求发展,努力拼搏,在告别之际,他们又将未完成的“果实”传给下一代,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年又一年,每年老员工的退休,新一代员工的崛起,仿佛像一场神圣而又庄重的接力仪式,传承着属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一三队的精神。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一三队于1953年5月31日,在吉林省桦甸县成立,随后,在1956年12月,一一三队为了支援大西南的开发建设,而南迁到贵州。这是一支有着六十六年历史的“老”队。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一一三队永远都保持着当初来到贵州的那一份初心,并耕耘至今。在最初,这条路是孤独的,一一三队的耕耘者在跌跌撞撞中默默摸索,不断奋斗不断努力,如今,一一三队施工钻孔1000多个,钻探工作量60多万米,地质测量4000多平方公里,水文地质调查1000多平方公里,累计提交各类地质报160余件,探明煤炭资源量40多亿吨,完成106层次的煤层注入/压降试井及原地应力测试,90层次的煤层气含量测定工作,完成了123层次的勘探钻孔煤层瓦斯压力测试,完成了贵州省煤田地质勘探史上的第一件经过正规勘探的地质报告--《林东矿区翁井井田地质精查报告》,这些丰收的成果离不开他们敢为人先的先锋作用,离不开日日夜夜攻坚克难的身影,离不开他们高度的责任感和对这份职业,对这片土地的无比热爱。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成正比例,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即便这411名离退休员工因退休无法继续为他们所热爱的岗位奉献,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群怀着一份赤诚之心坚守着那份初心的可爱的人。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这是老一辈的奋斗精神,如今,一一三队全体上下都谨记着这份传承,并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去。有的老员工参加了六盘水煤矿勘探会战、织金煤田勘探会战,以及2001年我省开展“西电东送”工程。感知初心、坚守初心、践行初心;认清使命、扛起使命、不辱使命。这是这一群可爱的耕耘者,虽然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了,日常的生活方式变了,但是这一群可爱的劳动者们,他们的本色永远不会褪色,他们的“初心”永远不会变。六十六年来,一一三队走过了多少风雨,送走了多少为这勘探事业鞠躬尽瘁的辛勤者们,又迎来了多少批富有激情与活力的年轻的奋斗者,日月交替,唯有那份初心不改,唯有那份坚定不移。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这是新老勘探者的关系的描述。一一三队不会忘记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这片土地也不会抹去他们曾经行走的痕迹。回顾那过去的岁月,披荆斩棘,风雨磨砺,即便有那么多的困难,一一三队人依旧是不畏风雨、不畏挑战,始终都在奋斗的前线。有多少一一三队人将自己的青春,将自己的热血奉献给勘探事业,至今,直至这批勤劳的老勘探者,他们仍然怀着无比的热情,将心中的热爱留给了一一三队。怀着赤诚之心而来,仍就热爱而去。这不仅仅只是这411名老员工的表述,还是六十六年中一代代退休的老员工的一生。贵州的煤田事业留着他们的曾经意气风发的身影,也留着一一三队人不忘初心的精神。

而作为接过新时代新发展火炬的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续为“使命”奋斗尽力,为一一三队的建设和发展增添动力。我们要传承老一辈的“财富”,秉持着老一辈留下的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这片土地的愈加富饶而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