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地矿文化
一颗永不褪色的红心——记地测大队退休党员白书明
字号:

他年少时寻着光,青年时遇见党,中年时加入党,暮年时不忘党。他一生追随党,一生坚定信仰,辗转于地质人的“战场”,徒步高山大川,踏遍绿野荒芜,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肉体与洪水抗争,冒死抢救档案……耄耋之年的特殊党费更是见证了他的赤胆忠心。

他就是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测大队退休党员白书明。

铭记党恩  一心入党

“没有党就没有今天的我。”白书明哽咽着说。白书明出生于河北景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深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生活苦不堪言。其父亲是一名党员,1954年的一天对他说:“孩子,是党解救了我们全家,给了你读书的机会,你长大后一定要跟党走,好好劳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工作。”年幼的白书明一直将这席话铭记心中,并立志将来要一生为党和人民工作,要“报恩”。

1959年,在北京东郊煤炭工业学校学习期间,他获得了政治教员裴国顺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极大帮助,裴国顺经常和他谈心,告诉他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赠予他党章和有关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书籍让他学习。此后,白书明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更强烈了。

1960年4月,白书明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他强烈表示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做贡献,为伟大的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随后十余年,他仍坚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递交入党申请书,终于在1973年6月,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白书明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远赴贵州  一生随党

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到党和祖国最需要的贵州去。那时候的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全国较为贫困的省份,白书明满怀激情和勇气,毅然申请从北京煤碳工业学校转往贵州煤碳工业学校就读,他要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毕业那年,他主动申请留在贵州工作。

艰难困苦,对于弱者来说是可怕的,而对于有着坚定信仰的人来说,则往往是一种无声的召唤。1962年11月,担任学习副组长的白书明带领组员先后去到盘县、六枝、纳雍、毕节等地,从此开启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安营扎寨的野外地质生活。到冬天,山路结冰,为了继续前行,白书明带领组员将稻草绑在反帮皮鞋上用来防滑,但下山时仍有一不留神就滑向山底的可能,无论条件怎么艰苦,他们都始终坚持“人受伤事小,仪器设备决不能摔坏。”,直至到达终点并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1965年,白书明一行在六枝郑家坡头开展地质填图工作时遇见了老虎,手中工作被迫暂停,组员内心因此产生恐惧。白书明担心后续工作会受影响,于是向组长提议组织学习《矛盾论》,教大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今后再遇到狼和老虎要怎么解决。后来,他们果然又遇见了狼,但是有了充分的应对措施后,地质工作得到圆满完成。

对战洪水  抢救档案

1990年,白书明担任组干科科长,这一年的7月13日,他险些丢了性命。那晚,天下着瓢泼大雨,白书明听着偌大的雨声辗转难眠,心里一直记挂着档案室,心想:“还是起来去看看吧!”

“7.13”洪灾纪实 奔泻而下的洪水

一出门,只见173片区涨起了大水,桥被洪水冲段,几间办公室也都被水淹了。想着档案室中存放的人事档案,白书明毫不犹豫捞起裤脚狂奔进去,一边求救一边搬运档案,工作人员朱继红和白书明的两个儿子听到呼喊后立即赶来,可水越来越大,渐渐就要淹到胸口处了,白书明觉得情况不妙,便让朱继红离开。“她个子比较矮,万一出事我怎么交代啊!”白书明回忆说。

“7.13”洪灾纪实 被冲毁的桥梁

朱继红出去后,白书明仍想继续挣扎,“我心急得要命,心想宁可死也要把档案拿出来。”这是白书明当时的想法。直到工会主席罗时训见情况危急,担心房子倒塌,多次大喊他们撤退,他才被两儿子合力拖了出来。

“7.13”洪灾纪实 被淹的机关办公室

遗憾的是,在白书明等人的努力下仍有部分档案被水淹毁,但不可否认,得以留存的那些都是白书明冒着生命危险抢来的。“不喜欢宣扬这些,我是共产党员都是该做的。”事后谈起这件事,白书明只是淡淡地说。1990年,白书明因奋力抢救人事档案被全国煤田地质系统双文明建设授予“先进个人”。

白书明“先进个人”奖杯
劳动负伤  换心守护

1980年6月,白书明参加地测大队卸木料义务劳动,不慎从汽车上摔下后昏迷,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脑损伤(中型“脑震荡并伴△∏△Ⅲ对脑神经损伤”)。此后,他经常头昏,听力也大不如前,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更是一天不如一天。“现在我们走十分钟的路程,他要走上一个多小时。”白书明妻子说。

“以前还能看书写字,现在连电视也不能看,一看到谍战剧之类的节目就脑袋嗡嗡嗡的,会联想到当年,1948年淮海战役……”说到这里,白书明的声音又哽咽了。

妻子“抱怨”道:“他受伤后很敏感,容易情绪激动,像个孩子偶尔看看《动物世界》,不过每年的国庆阅兵必看,但还是会感触落泪。”

“一个人要学会在自己的记忆中选择,那么他才可以经常快乐。”白书明无疑是这样的,因为身体原因选择把亲身经历的痛苦回忆埋藏心里,反之以乐观的心态去默默守候着心中的信仰、继续生活。

特殊党费  见证忠心

今年5月14日,白书明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地测大队,他用一双满是皱纹的手颤巍巍地将2000元递给党办工作人员说:“这是我给党的生日红包。”

白书明交来2000元党费

工作人员告诉白书明:“爷爷,您的党费不需要这么多,您交多了。”

“今年建党100周年是件可喜的事,我是个平凡的人干不出什么大事,就想多交些党费表达自己的心意,报答党的恩情。这个想法在我心里很多年了,今天终于实现了。”他笑了笑。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如今,白书明已经81岁,回望来路,他用无私奉献诠释了自己对党的忠诚,用一颗永不褪色的红心影响我们新一代的地质青年。

面对未来,他仍怀抱愿望:“我也是80后,我的心还年轻,只要身体尚可,我愿为党的事业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作    者:邱   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