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似一部卷册,沉稳是它的天性,岁月暗藏它的品格,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在时光的长流里,山依然不见圭角,挺拔于天地,粲然于四季,它总是乐于把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只要你善于发掘,就绝不会空手而归。
对于山川河流的热爱,我是毫不逊色的。11月5日,是久违的好天气,我们一行人坐着皮卡车,在梅花山蜿蜒盘旋的道路上行驶,眼前的山路,坡陡弯急、逶迤起伏,旁边的悬崖峭壁,更令人心惊肉跳,车身随着坡度时上时下,而这样险峻的山路,地质工作者们有时候甚至每天都要走上好几遍,历经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抵达目的地。远处,奇山兀立、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宛若一幅壮丽辽阔的山水画卷,近处,湛蓝的天空下高高矗立着一座座钻塔,像是一个个身披铠甲的钢铁战士,也像是一把把开启地下宝藏的钥匙。此次前往威宁县阳关寨大精查项目勘查区,我才有幸见此景象。视觉之外,令人惊叹,引人深思,我望着眼前这一座座巍峨的山岭,虽美却人烟罕至,虽静却危机涌动,再联想到野外工作,深觉孤寂,不禁开始身临其境的体会起地质工作者们的艰辛,他们常年奋战在深山荒岭,穿梭在荆棘密林里,与山河同肩,与日月同行,吃住都在山里,苍穹为被,大地为席,不惧蚊虫和寒冬酷暑,他们紧握着罗盘和地质锤,用脚丈量着祖国的大地,去唤醒那一座座沉睡的宝藏,为人们带去了光明和温暖。我想,支撑他们日复一日向前迈进的,是坚守的初心和信仰,是耳畔时常回响的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嘱托,也是为了圆自己能为祖国地勘事业做出不朽贡献的梦。
对于煤田地质勘查,我是充满好奇的。煤田?脑海中的印象,唯一能跟煤沾边的,仅是年少时观看过的影片中,闪现的零星画面,比如:黝黑的脸庞、皲裂的手掌、危机四伏的矿井以及矿工们完成井下作业安全返回时的欣喜场景。地质勘查?按字面意思理解,应该就是利用一些探测仪器去勘查哪里有矿的吧。慢慢地,在与同事们的日常交谈中,我开始对煤田地质勘查有了初步的认识,不由得为自己当时的浅显理解而感到羞愧,也更迫切的想对它了解得更深一些。煤田地质勘查是通过一系列的勘查手段,从而掌握煤炭资源的情况,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在整个勘查过程中,涉及的不仅仅是查探山里有没有煤层,还包括了探明煤炭资源的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对煤质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利用等,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居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基本来源,基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以,煤田地质勘查,它既是先行者,也是开拓者。
对于煤田地质工作者,我是充满敬仰的。犹记得看过局里某处墙壁上悬挂的老照片,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辛勤工作的身影,让我深受触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百废待兴,地质先辈们肩负了沉重的历史使命,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资源保障,老地质工作者那种“踏破铁鞋行千里,叩敲大地绘新图”的艰苦创业精神,使新生代地质人迅速成长、崭露头角,涌现出了一批批能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说到我身边的地质工作先锋,首先想到的是这次荣获2021年度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的曹志德同志,近四十载的地质工作历程中,他始终保持刻苦钻研的作风,默默地践行着“地质三光荣”精神,用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铸造着煤田地质之魂,把自己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对地质事业的热忱,四十年的坚守,无不流露出他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更是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他任劳任怨,夙兴夜寐,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地质事业当中,成绩斐然,为“西电东送”工程、省煤田地质事业发展、地质勘察研究院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也为后辈们树立了榜样。此次到了阳关寨大精查项目部,才发觉项目负责人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聂波,黝黑的皮肤、目光炯炯有神,许是十年的野外实践经历,使他在高高的钻塔下更显得格外刚毅挺拔,在这个年纪,其他的同龄人大多过着都市灯红酒绿的舒适生活,下班了陪伴在家人身边,周末了外出游玩,而他,为了能按时完成野外任务,只能长时间的坚守在荒岭原野,孤灯相伴,有时候一待就是一个月,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妻小,吃住都是在项目部,日复一日,奔驰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上,往返勘查区,聂波同志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怀着地质报国的理想信念,发扬着“三光荣”和“四个特别”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勘查工作。
在阳关寨钻塔工地,我第一次见到了煤芯样本,甚是激动和欣喜,望着眼前陌生的勘测机器和工具,求知欲瞬间爆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们耐心地为我解答疑惑,分享他们过去的小故事。经历了这次野外探访,使我深切体会到这煤芯的来之不易,地质工作者们需要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地去进行实地踏勘、测绘填图、勘查方案编制、定孔、钻孔......历经各个环节和工序,最后才能采集到煤芯。煤是历经亿万年之久的大自然的馈赠,它也是走过沧海桑田天壤巨变的见证,默默潜伏着,只为了在今天,以它黝黑的肌力,托起时代的希望,为人们带来光明。虽对煤炭知识了解甚少,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拿起一小块煤样仔细观摩起来,在阳光的映射下,它闪耀出星星点点的光芒,仿佛在提前宣告着胜利。
在地质事业中,刻苦钻研、久久为功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地质工作者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奋斗书写不一样的地质青春,以行动锻造和延续地质精神,他们,是我心中最不平凡的人。
山知道你们,江河知道你们,人们知道你们,祖国也知道你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