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近五十。从2013年起,他的身影始终出现在贵州煤田新锐地质勘查有限公司的野外煤勘项目上,常年的野外作业,使他黝黑的脸庞上刻满岁月的痕迹。他是项目上的“大忙人”,是职工眼中最勤勉的“老黄牛”、是同事眼里最朴实的老大哥、是工人眼里最无私的老师傅,他就是黔西县仁和勘查区煤炭资源精查钻孔项目的负责人——龚忠益。
龚忠益,1990年12月在贵州织金入伍,1994年进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七四队工作,2013年进入新锐公司,连续担任过威宁、织金、福泉、普定、铜仁等地煤勘项目负责人,他的足迹已踏遍黔山秀水,提及去过的地方,他笑着连连摆手说道:“已经多到我自己都记不清了。”
2013年,龚忠益接到公司任务,担任威宁县阳关寨煤勘项目的负责人。项目刚进场时,他每天都在每个孔位和项目部之间“几点一线”地忙碌着,冒着火辣的太阳徒步踏勘,了解孔位情况,他每天一大早就要开始处理项目进场琐碎的工作,难得坐下来休息一刻,直到傍晚才拖着有些浮肿的双腿回到住所,简单吃上几口饭。为了积极协调钻机设备及钻工快速进场,他积极想办法,随时与公司领导沟通,为提前完成施工任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技术负责人感慨的说“多亏了龚经理呀!”
一年四季都工作在野外,骄阳烈火、雨雪冰冻都是家常便饭。他提及在威宁煤勘项目时,寒冬时节,道路结冰,为了把钻孔材料及时送到孔位,纵使他已经是一个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行驶在湿滑又崎岖的下坡山路上时,他都紧张得心跳加速,手心冒汗。他说当时恨不得自己有三颗心脏六只手来保障行车安全。
在项目上,他不仅全方位地指挥调度钻探工作,还从“衣、食、住、行”关心职工和工人们的工作生活。他说:“野外生活比不上在城里,大家每天都很辛苦,我要保证让大家吃上放心餐、睡上舒心觉。”
他是善带队伍的“退伍老兵”
龚忠益是一名退伍老兵,作为一名钻探现场管理者,凭借着多年在野外钻探项目的历练和积累,逐步成长为一名懂技术、善管理的“多面手”。他坚持推进钻探现场的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思维、追求卓越,实行“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促管理”的理念,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涵盖了安全质量、物资设备、操作流程等方面内容,并将钻机人员纳入考核,力求打造“人人争先、人人出彩”的优秀团队。他说:“靠行动说话,以制度管人,大家都心服口服。”
他总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年轻人们,毫不吝啬地将这些年的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传授给项目上的年轻人,经常深入现场,急现场之所急,想现场之所想,只要现场哪个钻机出现了问题,他就带着工具就跑到钻孔上去进行检修,冬天里遇到大风天,风一吹手就裂了皮。他作为老师傅,他总是说:“以后我老了干不动了,你们年轻人就要顶上,钻机上的事一定要刻苦钻研!”
他是以企为家的“优秀员工”
他坚守野外十余年,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女儿悄然间也从活蹦乱跳的小女孩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兴许在漆黑的夜里、荒凉的野外、在刺骨的寒风里默默地坚守时,他也为错过了陪伴女儿的成长而心生憾意。但为了照顾大家,他总是让大家先休假,自己能不休就不休,春节期间也坚守在基地看守钻探设备。“我热爱这份工作,也许是受父辈的影响,也许是在队伍里的锻炼,我早已把项目当成了我的第二个家。”龚忠益笑着说道。
2021年7月,他主动请缨担任黔西县仁和勘查区煤炭资源精查钻孔项目负责人,带领队伍跑步进场,秉承“求真务实、敢探新路”的精神,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第一个钻孔4天内完成施工现场相关准备工作,设备顺利进场开钻。
他对于每一个项目都有“钉钉子”的决心,2014年在福泉牛场煤炭勘查项目完成钻探进尺12400米,2016年在月亮田煤矿钻探项目完成钻探进尺21323.57米,2018年在水城县长银煤矿资源勘探项目完成钻探进尺14854.24米,对于每一个钻孔的工作任务都按期甚至提前完成。在公司每年的年底考核中,他都是“年度优秀员工”,但他也从未将这些嘉奖放在心上,依旧是那个项目上的“大忙人”。
也许还有许多像龚忠益这样坚守在崇山峻岭间的野外项目中人,讲不完的是他们爱岗敬业的动人事迹,说不完的是他们可敬可爱的奉献精神。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没有气吞山河的壮举,他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朝出两脚露、晚归一身霞,用踏实的工作业绩实现着企业的远大目标,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作 者:曾 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