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贵州省地矿院109地质队青年技术骨干黄启霖,作为地质矿产行业青年代表光荣履职。这份荣誉,是对他扎根野外一线十三载,以精湛技术和丰硕成果践行地质“三光荣”精神、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事业的生动诠释。
踏遍青山探水脉 技术创新惠民生。地质工作艰苦卓绝,黄启霖将青春热血挥洒在贵州的崇山峻岭。2010-2015年贵州大旱期间,他主动请缨投身抗旱找水。面对复杂水文地质构造与找水难题,他潜心钻研,创新提出浅层地下水精细探测技术,精准定位数百处水源点,有效解决了3万余人饮水安全。该技术延伸应用于煤矿水患预测、煤层气选址及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预警案例(如兴义马岭滑坡),避免经济损失数千万元,荣获贵州省职工“五小”创新一等奖,被群众誉为“地球CT师”,以科技之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精研地热助产业 突破挑战寻矿藏。为服务地方发展需求,支撑“贵州温泉省”建设,他勇于攻克技术难关,主持厅局级科研项目“电磁法在兴义地区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研究”,创新提出“物探+地质”组合约束法,显著提升深部地热资源勘查精度,实现深部地热勘查成功率100%,潜在经济价值数亿元,再获“五小”一等奖。在找矿攻坚主战场,他聚焦关键矿产勘查难题,提出黔西南萤石金锑控矿构造带电性识别技术(获2024年“五小”优秀奖),成功应用于找矿预测;并主持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空地井多尺度时频电磁装备转化及烂泥沟金矿深边部找矿应用》、填补贵州干热岩研究空白的科技支撑项目,不断挑战深部找矿技术极限,持续向地球深部进军。
科技领航建团队 务实耕耘结硕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科技带头人,黄启霖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勘查项目,成效显著。他注重团队建设与技术传承,所带领的集体先后于2018年获州级“青年文明号”、2022年获省直“青年文明号”、2023年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作为科技领军人才,他牵头创建了“黄启霖劳模创新工作室”、黔西南州卡林型金矿找矿技术创新人才团队、州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凝聚创新合力。在科研方面,他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含高质量核心及SCI期刊),获授权专利2项,参与起草行业技术规程1项,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交流成果,发出了贵州地质声音。个人先后获厅局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以及黔西南州“地灾防治先进个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
青联履职担使命 智慧报国绘新图。参加全国青联全委会,黄启霖深感责任重大。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并在讨论中结合专业建言:“作为地质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牢记嘱托,聚焦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贵州‘富矿精开’部署,以科技创新驱动找矿突破!”他计划带领所在单位“富矿精开”青年突击队,进一步优化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勘查技术,探索构建“‘地质+’人工智能大数据找矿预测模型”,力争实现深部找矿新突破,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激活产业新动能贡献青春智慧。
从解决群众饮水之急的技术尖兵,到探寻深部资源宝藏的地质科研先锋,再到肩负使命的全国青联委员,黄启霖以13年的坚守与创新,在广袤大地书写着新时代地质青年找矿报国的赤子情怀、践行着地质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他的奋斗足迹,深深印刻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发展的壮阔征程中。
黄启霖在全国青联会现场
黄启霖和团队成员在野外一线踏勘
作者:周丽娜/黄启霖(文/图)
作者单位:党建处
一审:仇琰
二审:程永莉
三审:谭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