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5年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贵州省地质科技园“依托浅层地温能,打造低碳智慧园区样板”案例榜上有名,成为贵州唯一入选的园区类典型案例。继获得此项殊荣过后,7月21日的《贵州日报》对这一以浅层地温能开发为核心的低碳示范项目进行了专题报道,深入解读其背后的“地矿智慧”与绿色发展密码。这一成果的背后,凝聚着贵州地矿集团深耕绿色科技、践行“双碳”战略的不懈努力,彰显了地矿系统在能源转型中的硬核担当。
地质赋能:破解喀斯特地区能源开发难题
“向地下100多米借温,让2000人的园区冬暖夏凉,靠的是地质人的‘看家本领’”贵州地矿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陈伟的话,道出了项目的核心密码。贵州地矿集团深耕地质水文领域数十年,对贵州喀斯特地貌的地下资源禀赋有着深刻洞察。2013年,正是依托这份技术积淀,在原上级部门牵头推动下成立了贵州浅层地温能开发有限公司,将地质科技园确定为首个试点——彼时,如何在岩石裸露、地质结构复杂的贵州开发浅层地温能,尚无成熟经验。科研团队迎难而上,凭借精准的地质勘察技术,探明园区地下200米内浅层地温能分布,创新设计出适应喀斯特地质的地下换热系统。815口平均深度100米的地源换热井、31万米竖向布设的输热管道……这些“地下脉络”的建成,让恒温层的能量得以稳定提取,为项目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集团发力:构建“技术+产业+管理”示范样板
从技术蓝图到落地运营,贵州地矿集团的浅层地温能开发有限公司以企业主体身份,扛起了项目实践的重任。 在建设阶段,整合资源,推动地源热泵系统与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深度融合:通过水介质循环传导地下热能,实现建筑恒温恒湿,夏季出风口温度稳定在14℃,室内体感常年维持在23-25℃。 运营成效尤为显著:相较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年均降耗40%,年替代标准煤1362吨,减排二氧化碳3364吨、二氧化硫67.2吨,相当于为园区披上了一层“绿色铠甲”。如今,园区已吸引60余家企业入驻,形成绿色产业生态,印证了“技术+产业+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示范引领:从园区样板到全省布局
“这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地矿集团相关领导介绍,依托地矿系统的技术与管理经验,类似的浅层地温能中央空调项目已在贵阳、六盘水、遵义、铜仁等地落地,覆盖写字楼、医院、学校等多元场景。 此次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不仅是对“贵州方案”的认可,更彰显了地矿系统在生态价值实现中的探索成果。从地下100米的热能开发,到地上绿色产业的培育,贵州地矿集团正以地质科技为笔,在喀斯特大地上续写着低碳发展的新篇章,为全国能源转型贡献“地矿智慧”。
作者:唐浩
作者单位:贵州地矿集团
一审:陈伟
二审:周丽娜
三审:谭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