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地矿
护佑1.97万群众平安!用专业与担当筑牢地质灾害“防护墙”——三总队地质灾害防治协作技术保障团队工作纪实
字号:

“成功避险后的欣慰,是我们最踏实的收获。”这是三总队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保障组队员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近年来,这支队伍深耕黔北大地,用专业技术守护一方平安,在地质灾害防治协作工作中交出了一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硬核答卷。

以责任为盾:从文件部署到山野峭壁的守护

地质灾害防治,一头连着政策部署,一头系着百姓安危。三总队积极响应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自2020年起陆续承担金沙县遵义市绥阳县、新蒲新区播州区等县(区)地质灾害防治协作技术保障工作。从深山村寨到城镇边缘,队员们的足迹遍布服务县(区)的每一处隐患点,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群众的安全防线。

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坐在办公室里干不好地质灾害治理”三总队岩土中心主任、地灾防治工作总负责人冯禄强的话道出了地灾防治工作的艰辛,也道明了地灾防治协作团队的实干理念。他常常冲在第一线,安全帽、系安全绳,从高耸峭壁上吊下踏勘一个个隐患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到现场摸清情况,治理方案才敢说‘心里有底’。”多年来,团队24小时应急值守成常态,彻夜监测、冒雨排查是家常便饭,只为在灾害来临前抢出“黄金避险时间”,减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以成效说话:“拦下”2.5亿元损失的民生答卷

地灾防治工作的价值,藏在一组组温暖的数据里2023至2025年,三总队完成46处隐患点治理,直接保障1.97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超2.5亿元。2023621绥阳县旺草镇岩石垮塌毁坏房屋灾情2024年“6.18”播州区暴雨灾害、2025年遵义市防汛四级应急响应、2025年“7.25”播州区平正事故等突发险情中,队员们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查明灾害源头、协助当地政府指导群众撤离、布设警戒标志,用专业响应将风险降到最低。

守护平安,更传递“避险智慧”。团队长期驻点开展科普宣传,2023至2025年累计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3.5万余份,组织培训188场、应急演练788次,8800余名群众在互动中学会了“识灾、避灾、自救”。“以前看见裂缝、落石就心慌,现在知道怎么观察、往哪跑,心里踏实多了!”村民的话,道出了防灾科普宣传工作的成效。

以创新为翼:技术赋能让防治更精准高效

地质灾害防治协作离不开科技支撑。三总队为技术保障组配备无人机、专业监测设备,通过台账隐患点核查、风险斜坡排查、群防体系构建工作“组合拳”,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的转变。2023年以来,团队提交应急调查报告252份,排查隐患点699处、风险斜坡681处,为地方政府“隐患早治理”提供了精准依据。

专业投入积极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2023年地灾防治项目产值4100余万元,2024年增至4800余万元,2025年截至7月已达2300余万元。地质灾害防治协作工作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项目,在同一地区服务时间长,可为获取当地地质项目开辟市场提供宝贵机遇,这样的技术服务模式,地勘单位转型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新方向、新支点。

专业,敬业。冯禄强、李元琴、罗旭、陈垿、李华涛……三总队地灾防治协作团队用心用情用力弘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的新时代地质精神因为专业,因为敬业,三总队连续两年收到遵义市自然资源局感谢信,工作得到服务县(区)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他们仍行进在地质灾害防治一线的山水间。从办公室的方案图纸到山野间的巡查脚步,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他们用专业为贵州地质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冯禄强同志现场勘查地质灾害隐患点

保障组成员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

地质灾害现场

作者:黄铁多 

单位:三总队

一审:郭艳

二审: 周丽娜

三审:谭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